时间: 2023-12-15 23:52:21 | 作者: 产品中心
原标题:蚕茧和生丝价格持续上涨:一斤蚕丝贵几十,一床被子多几百!养蝉加工挣不到钱,客户又嫌贵,尴尬了纺织人!
眼下,冬味渐浓,气温持续走低。随着经济水平逐渐提升,暖和柔软的蚕丝被等保暖物品成了大家的首选。然而,记者走访市场发现,由于原料、人工等成本上涨,导致蚕丝被价格上了一个台阶,买一床冬天用的蚕丝被要多花几百元。
重庆进入“出门冰上走”的“三九”时节,它与紧跟而来的“四九”,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。在这寒冷的日子,正是冬季床上用品的“主场”,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各类床上用品等候着市民光临。其中,蚕丝被便是备受青睐的“主角”。
记者来到江北区某百货商场。一到家居区域,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床雪白的半成品蚕丝被,而各大柜台也都把蚕丝被放在显眼位置。据观察,商场里的成品蚕丝被价格多在2000元左右,换算下来超400元一斤(含被套、内胆重量),而半成品蚕丝被则580元一斤,被套价格另算。
销售人员透露,近段时间是蚕丝被销售旺季,每天都要卖好几床成品蚕丝被,最受喜爱的是5斤重子母被,可拆分为3斤和2斤的薄被子,现在只剩两床了。在价格上,她表示,大部分品牌没有对成品蚕丝被进行明显提价,不过,打折力度已不如以前了。
而按斤售价的半成品蚕丝被,比去年贵了好几十元。“去年的时候不到500元一斤,今年都快600元了。”在这里,制作一床5斤重的蚕丝被,加上内胆面料,要花3000元以上,比去年多了500元。
每年的9月份,蚕丝被的销售旺季开始启动。今年蚕丝被价格普遍上涨。在各大商场,销售最为集中的2公斤装蚕丝被的零售价格普通在2500-5000元不等。打完折扣以后价格在2000元-3500元不等。在三四年前,同规格的蚕丝被价格普遍在千元以下。和去年相比,今年蚕丝被价格普遍上涨了30%左右。
从2010年开始,受到原材料涨价的影响,蚕丝被的价格已经提了5次。以广东省为例,2009年,春茧的平均收购价格为980元/担,2010年涨到了1640元/担,2011年为2300元/担,如今因为产量降低,收购价涨到了3000元/担左右的高价。虽然蚕丝被用的原材料是双宫茧,而不是生丝,不过生丝价格和双宫茧的价格趋势不谋而合。蚕丝被普遍涨价三成。
为此,记者以收购为由,联系了浙江蚕丝厂商蒋荣根。他称,今年蚕茧和生丝价格都上涨了。
原材料上涨是蚕丝被涨价的主因,全国生丝收购价从去年初的30多万元一吨,到现在突破50万元一吨。虽蚕丝被用的原材料是双宫茧,但蚕茧、生丝价格经常同起同落,涨势毫不示弱。以传统蚕茧产区浙江为例,淳安的秋茧价格达到了历史顶配水平,30元一斤,而当地桑蚕丝价格足足涨了70元,“去年150元一斤,今年220元一斤。”
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前桑蚕社成员侯祯碧分析,蚕宝宝是一种非常敏感的动物,它的养殖环境对空气、气温等因素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,喜冬暖夏凉,27℃~28℃为宜。在养春、秋两季蚕中,当属秋蚕产量最高,去年夏天广西、浙江一带的雨水过多,会增加蚕生病的可能,因此导致产量下降。
资料显示,2016年全国桑园面积1189.51万亩,较上年减少42.45万亩,连续三年出现下降。全国七成以上地区桑园面积出现不同程度下降,其中山西降幅最大,达55.8%,桑蚕主产区的云南减11.5%。
桑园的减少直接影响到桑蚕粮食供给,对茧丝产量影响颇大。又因为栽桑养蚕比较效益下降,劳动力成本上涨、桑蚕生产劳动强度大等原因,许多桑农放弃养蚕。
通过走访,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,由于养蚕收益不高,甚少年轻人愿意养蚕,加上农村老人空巢化、老龄化明显,养蚕技术的提高也显得十分困难。
曾养蚕30多年的侯祯碧和记者说,以前镇上几乎家家户户养蚕,一季鲜茧能超过10000斤,现在已无人养了,她也于前年停止养蚕。
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养蚕要消毒、添食、保温、降暑等。小蚕时,一两个人管得过来,但等蚕长膘时,就要请人帮忙,至少100元一天还得包饭。当时,一人照顾一张蚕,每天一张蚕喂桑叶都要100斤以上,全靠人力背,很辛苦。“除开成本,一个月利润也就1000元,要是蚕生病,就得血本无归,比较之下远不如打工划算。”
此外,2016年国家放开蚕茧收购加工资格许可后,受蚕茧收购主体和形式多元化、投机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,鲜茧收购价格高,抢购毛脚茧和过潮茧等低质原料茧的问题突出,或许也是促成蚕丝上涨的原因。
蚕丝的热传导率很低,便于吸收和保存空气,保暖性胜过皮、棉、毛,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预防螨虫和霉菌滋生,加上近年来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提升,蚕丝被走进更多的市民家中。
因为市民对蚕丝被强烈的需求,大多数从事蚕丝相关产业人士看好其涨势。广西省蚕丝销售商沙德新表示,当下养蚕的人慢慢地少了,按规律产量也会走低,在需求增加的情况下,价格只会上升。
除了养蚕人减少,其他的还有一些因素可能威胁到蚕丝产量。其中,就包括蚕蛹美食。沙先生说,蚕蛹在南宁能卖到30元一斤且需求较大。“蚕蛹蛋白质很高,我们当地很多人吃。”相较于鲜茧20多元一斤的价格,把蚕蛹卖到餐桌上的诱惑看起来更大。
另外,浙江蚕丝厂商蒋荣根同样认为蚕丝价格不会跌。“冬天是旺季,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,或许要持续到春蚕上市,才会有大降价的可能。”
在“绸都”之一的杭州,这样维持经营的中小型真丝面料厂子比比皆是。比如杭州国达丝绸厂,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,近些年,就长期处在盈亏平衡的状态。再如杭州华发织造厂,有30年的历史,年销售业绩也只做到了2000万,利润算是略有盈余。
而在10多年前,国达丝绸厂附近做真丝面料的工厂更多,现在剩下的厂子不到三分之一,发展得不错的只有个别几家,其它大多数都是熬日子。有些厂子难以维持经营,只好出租工厂做仓库,按照他们的算法,做真丝面料累死累活一年下来,还没有收房租来的多。
国达丝绸厂80后的厂长徐雅敏介绍,他的厂子外贸业务还是通过外贸公司下订单,赚钱很难。工厂虽然已是满负荷不停生产,但还是基本没多大的利润空间。
徐雅敏本想指望内销多赚一点,但内销业绩在近四五年来,长期处在平稳状态,没有大的增长。加上生丝成本从30多万元/吨,一路飙到50多万元/吨,人力成本普遍上涨,利润下降已很明显。靠着产品自主研发的一点附加值,以及大量仿线万元年销售业绩的基本稳定。
“做真丝是没有利润的,真丝终端产品价格虽然卖得很高,但是真丝面料的利润是很少的。”徐雅敏说,各种成本慢慢的升高,染费也涨价,真丝面料所有原材料都比普通面料贵很多,再加上大量备货的土地租金成本,做真丝面料的利润所剩无几。有时候能够说是零利润,如果再算上贷款利息的话,就是负利润了。
这一点,湖州新恩实业有限公司的周新林非常赞同。他现在的厂子是过去集体所有制的厂子转过来的。他在丝绸厂干了30年,当了26年厂长。他一直做真丝面料,很熟悉行业内的利润情况。在他看来,3%是真丝面料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。即使他的厂子多年来一直稳扎稳打,经营不错,年销售额达到了8千万元,但利润率超过5%的时候也很少。
面料织造行业发展普遍艰难,利润空间小,除了各种成本的猛涨的缘故外,还有织造技术的改进缓慢,制约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。
上一篇:西服品牌十大排名(西服十大品牌)